从一本书的曲折历程说起

25 03 2007年

   由于是学生物化学出身的缘故,2000年我开始揭露国内的学术造假时,生物医学、医疗保健领域的炒作和欺诈就首先成了我关注的重点。这关系到普通公众的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是最受欢迎、口碑最好的“打假”。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一年多以前,北京一家图书公司策划在这些文章的基础上出一本揭露医疗保健陷阱的书。我很快按其要求将书稿编好。不料在找出版社时却接连碰了钉子。多家出版社在审读了书稿后,都表示内容很好,但是不敢出版。有一位审稿人还表示,如果书没法出版的话,他能否复印一份书稿,给迷信保健品的父母看看?
   
在拖了一年之后,终于有新华出版社敢出这本书了。与原稿相比,内容有了不少的变化。原稿主要以揭露医疗保健骗局为主,定稿则是知识介绍和揭露并重,书名也由《警惕医疗保健陷阱》改成了《科学成就健康》这么一个“正面”的名字了。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地要揭露种种具体的医疗保健骗局,更重要地是想让读者具有科学的健康观念,从而能够提高自己识别医疗保健骗局的能力。
   
这本书难产的原因非常简单。它的出版将会得罪一大批假保健品、假药厂商、推销商,出版社怕承担责任。如果有哪家厂家恼羞成怒提起恶意诉讼,即使不能得逞,也会让出版社为应诉而付出了人力、财力,何况造假者是能够获得司法、特别是地方司法的保护的呢?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欺骗所要付出的代价低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却会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反倒是揭露欺骗无利可图,却要冒着很大的风险。
   
出版社出版一本浮夸虚假、伪科学的著作不会有什么风险,反而还会成为畅销书——当下最畅销的几本“健康”类图书就都属于此类,宣扬的即使不是伪科学,至少也是不获学术界主流认可的标新立异的另类观点,比如蚕豆因为形状像肾脏所以能补肾啦,核桃因为形状像大脑所以能补脑啦,喝牛奶不仅不能补钙还会使骨中钙质流失啦……种种侮辱读者智力的无稽之谈,却能拥有大量的读者,而严肃地普及生物医学的主流观点的图书却被挤到了市场的角落。许多人更乐于相信信口开河的保健指南,因为它们能给人们一种科学所无法提供的美妙的希望,虽然是虚妄的。
   
真相并不是都很美妙的。如果要破坏这种希望,不仅会让生活在虚幻中的人们感到不快,而且还会侵犯到利用人性弱点而大赚其钱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临着来自不良厂商、推销商、造假者的恶意诉讼的危险。做为作者来说,除了恶意诉讼,还不能不考虑人身安全的问题。在我的新书出版的前后,两种滋味我都品尝到了。
   
这种状况必然会刺激了浮夸虚假越来越泛滥。要打破这一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寄希望于执法环境的改变:法律能够惩罚造假者,保护揭假者,而不是相反。否则,就算有人能够无所顾忌地站出来说出真相,即使不被很快地扼杀、封杀掉,也不过犹如抛进江心中的一块岩石,岂能抵挡得了滚滚的造假洪流?
   
但是也正因为该管事的部门不管事甚至在坏事,才更需要有人站出来说出真相,让公众听到科学界主流的声音,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的怀疑、理性和实证精神,提高自保能力,不再浪费血汗钱去滋养一个骗人的产业。或许,当有足够多的人甘当江心石的时候,泛滥之势能够稍被遏制?

2007.2.6.

(《经济观察报》2007.3.26.)

(XYS200703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操作

文章信息

留言

您可以用这些标签 :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ode> <em> <i> <strike> <strong>

CAPTCHA Image
*